关注我们

成都教育人才公众号

成都教育对外交流公众号

成都教育人才党员服务公众号

敬请关注
成都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时间:2020.09.10 浏览:5292 来源: 字号:【
分享到:

人民网成都9月9日电 (朱虹)“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又是一年教师节,由成都市教育局招募的新一批名优退休教师即将赶赴成都远郊,走上他们教育事业的新岗位。这场银发教师下乡兴教的大接力,已经开展数年,源自于“常青树——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计划”(以下简称“常青树计划”)。

据悉,“常青树计划”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中小学名优退休教师,实施范围为成都市郊区新城农村义务教育段中小学校,设有两种岗位:“学监”,具有教育管理经验的名优校长,全年驻守设岗区(市)县,协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调研本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培育优秀教师或干部队伍,并负责整个学区团队集体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导师”,具有教育、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名优教师,全年驻守农村中小学,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展开教育教学指导工作,帮助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

截至目前,“常青树计划”先后共招募全国名优退休教师400余人次,其中全国荣誉称号86人(全国百名优秀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模等),省级荣誉称号107人(省特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师德标兵等)。他们心系教育,克服困难,奔走在田野上,穿行于学校间,用所学,尽所能,服务成都远郊9个区(市)县,设立38个导师工作室,惠及教师近2000名,学校、教师普遍受益。

“我的教育生命在更多年轻教育人的身上延续”

余业果老师从简阳综合实验学校校长岗位上退休后了解到“常青树计划”后,当了24年校长的他心潮澎湃地报名参加了首批计划,正如他在随笔中写的那样,“开启了工作新模式,开拓了学习新领域,开始了生命新境界”。


余业果从导师转为崇州市学监,从具体的课堂指导转向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教育资源的整合"等顶层设计建言献策。

转岗都堰后,半年之内余业果的足迹就遍及都江堰市的30所中小学,采取“一听二看三座谈”的方式对学校进行巡视和督察,全面摸清了都江堰市学校现状,并将基层学校领导与老师给都江堰市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建议进行梳理,及时与都江堰市教育局党组沟通。同时,余业果根据考察掌握的情况和对都江堰市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提出了“一把手校长必须成为教学的领导者”“抓住三个关键点发展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关注短板教师和短板学生”“选好班主任,加强对班主任的指导和培训” “对素质教育的思考”等建议,为推动都江堰市的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长期的下乡助学中,余业果开创总结出学监督学工作点线面俱到的“三三工作法”,即确定工作面,找准工作线,抓好工作点。

“点线面”的工作模式,使教师们能做到心中有数,开展有序,取得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成果。

查资料,写教案,和边远乡村学校的校长、老师们交流探讨,从早到晚,乐此不疲。“下乡多、点子多、粉丝多”的余业果深受校长、老师们的敬重,而乡村教师的成长也让他颇有感触:“离岗退休,不是教育人生的终结,通过‘常青树计划’,我的教育生命在更多年轻教育人的身上延续。”

“帮扶,是从乡村学校的内在需求中找到的”

四川省特级教师、原四川省政协委员唐顺发从新都一中退休后主动报名加入了“常青树计划”。如今,他是成都市“常青树”工作团队驻简阳教育局学监,每周一到周五就在简阳工作,发挥余热。

唐顺发认为,老教师下去以后要为乡村教师成长、乡村学校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不是“走过场”。“这就决定了帮扶的内容和手段 ,一定是从乡村学校的内在需求中找到的。”

“到了简阳,我一直在想如何让简阳的名优教师队伍建设与成都接轨。”唐顺发介绍,当时简阳没有一个名师工作室,名师优师没有发挥较好引领辐射作用,对比成都,这项工作严重滞后。于是,唐顺发向简阳市建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名师工作室,并在2017年3月领衔率先在三星学区组建起了简阳市第一个名师工作室,为农村学校培育优秀教师。2018年6月,简阳市教育局召开名师工作室授牌大会,29个名师工作室正式运转起来,简阳市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终于与成都接轨。

从2016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唐顺发了解到,简阳市4年级学生每月的课外阅读量在4本及以上的比例为61.3%,低于全省均值8.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均值8.9个百分点;简阳市8年级学生每月的课外阅读量在4本及以上的比例为44.3%,低于全省均值4.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均值3.7个百分点。

唐顺发在简阳三星学区开始调研,进一步了解简阳乡村学生阅读的现状,他以此为突破口,向三星学区督导组提出建议,大力推进学区内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国学诵读和课外阅读活动。唐顺发代拟了《简阳市三星学区初中语文阅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率先举行国学诵读暨推进乡村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从此,学区内各学校开始广泛开展学生国学诵读和课外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中,不少乡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了“落脚点”,学校发展找到了“生长点”,办学品位也越来越高。

找准了乡村教育的需求点,切实帮助乡村学校解决了问题,唐顺发不仅在乡村学校“留住了、干好了”,更赢得了当地教师的尊重和敬仰。

“我就是喜欢干这个事,没想过那么多”

一退休就迁居成都的王加林,本是向往成都的休闲宜居,打算好好享受一下老年生活。加盟"常青树",并不在原本的退休计划之列,他的家人也情理之中地一致反对: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到了退休的年龄,又要回到教育队伍中去,这又何苦?

王加林没有彻底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眼看到岗时间迫在眉睫,咬咬牙,不顾家人的反对,直接到成都市教育局报了到,住了下来。任期一年的学监工作结束之后,王加林收到了续聘通知。这一次,王加林甚至没有和家人商量,就在聘用合同上签了字。就这样,王加林圆了自己感知和服务成都教育的梦想。

王加林连续多届被聘为学监,派驻大邑县教育局。在大邑,王加林围绕学监的职责与任务,创新导师工作室工作思路,实现了“快、全、新、效”的目标。

在助力大邑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过程中,最让王加林引以为豪的是连续5年参与并指导了每年为时一周的全县50余所中学小学幼儿园的年度创新工作督导量化工作。虽然六十有余,但是他从不请假离席,自始至终兢兢业业地工作,尽心履行了“常青树计划”学监的职责。

大邑县教育督导工作获得了市、省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大邑县教育局被县民主测评为人民满意单位。成绩来之不易,令人自豪,这是包括王加林在内的全体大邑教育人勤勉、奉献、敬业和努力奋斗的结果。

为什么不按照原计划享受清闲的退休生活?面对家人朋友的疑问,王加林笑答,人各有志,器各有型,命各有数,事各有为。“我就是喜欢干这个事,没想过那么多。”

在他看来,加入“常青树”自己收获的是退休以后难得的尊重与尊严,收获的是自己人生价值最大化的快乐与幸福、收获的是蓉城远郊山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喜悦、收获的是领导的信任与赞誉、收获的是“常青树计划”学监、导师们之间志同道合的珍贵友谊。

余业果、唐顺发、王加林,他们是四百余位下乡兴教老师的缩影。据统计,“常青树计划”实施以来,成都市边远薄弱学校多名中青年校长(教师)成长为省、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上千项。作为该计划的试点之一,成都市“常青树计划”的实践经验,或许能为银龄讲学计划的更好推行提供参考,造福全省乃至全国。


   余业果老师参加学生活动

工作中的唐顺发老师

研讨会中的王加林老师

教师档案管理、中职普高学历认证:028-86696600

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评审:028-86135632

教育对外交流:028-86126169

教育政务新媒体:028-86117081

普通话测试:028-86123636

监督与投诉:028-86139324

成都教育人才公众号

成都教育对外交流公众号

成都教育人才党员服务公众号

敬请关注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同兴路2号

成都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 2021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908号

蜀ICP备12030374号-1 |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